生物醫藥行業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始終占據重要地位,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創新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戰略性高科技新興產業,也是提升區域產業能級的重要“變量”和“增量”之一。但近年來,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如何通過“出?!睉鹇缘膶嵤?,暢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突破發展天花板,提升核心競爭優勢,已然成為眾多醫藥企業戰略規劃的一個必答題。
4月21日,為進一步探索大健康產業“出?!毙聶C遇,促進毅達資本和煙臺財金集團生態圈互動交流,雙方共同舉辦財金“思享匯”暨毅之家CEO俱樂部行業研討會,會議由毅達資本高級合伙人薛軼主持 。
煙臺財金集團總經理李輝在致辭中表示,2019年,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首批66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成功入選,這為煙臺市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笆奈濉逼陂g,煙臺將持續推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布局,構建垂直產業生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他希望,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促進蘇魯兩省生物醫藥產業聯動,幫助兩省產業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
江蘇與山東同為生物醫藥產業大省,都肩負著將產業進一步做優做強的責任。毅達資本創始合伙人史云中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匯聚了主要來自蘇魯兩地生物醫藥與創新器械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企業家,期待通過充分討論、思想碰撞,促進與會各方深入交流,實現多贏合作。未來,毅達資本將繼續加大對健康產業優秀企業的投資力度,全力以赴支持和服務健康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拓寬蘇魯兩省產業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努力為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打造貢獻更多的創投力量。
隨后,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總工程師張波圍繞煙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態勢、細分賽道、重點項目、優惠政策及投資環境等,向在場嘉賓進行分享解讀,并期待與會的優秀企業與投融資機構來到煙臺投資興業,共謀發展。煙臺依山傍海、氣侯溫和、產業發達、交通便利,擁有發展醫藥健康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煙臺全市擁有醫藥類企業147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11家,過億元的60家,上市公司6家,獨角獸企業1家,瞪羚企業11家,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家,單項冠軍企業8家,6家企業進入國內醫藥工業、商業領域百強,連續三年產業全業態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
“國際化是中國生物制藥公司擁抱國際市場創造價值的必經之路?!痹?022年煙臺舉行的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上,榮昌生物首席醫學官何如意如是說。當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迎來全面“出?!睍r代,產品競爭力、臨床開發能力、海外申報注冊能力、商業化能力和全球產業鏈能力都決定著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出海之路能走多遠。
會上,來自沙利文與畢馬威的行業專家,分別就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企業出海經歷、現狀以及企業出海的方向、模式、策略、法規等,反思實踐之困,探尋破局之法。
“國內創新藥研發加速,license-out成為生物醫藥企業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手段?!鄙忱拇笾腥A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毛化表示,海內外多因素推動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借船出?!?,license-out可借助海外企業研發經驗和商業化能力,降低風險,成為一種成本較低、效率較高的手段。同時,他認為差異化的產品、扎實的臨床表現、優質的海外商業化資源和注冊能力、與監管機構溝通的能力,適合自身的商業化模式,以及國際化的人才儲備是企業海外發展致勝的“法寶”。
畢馬威中國生命科學及醫療行業總監王尊龍表示,雖然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會面臨諸多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但當下就是“出?!钡臅r間窗口,速度就是關鍵的要素之一。
生物醫藥企業“出?!睆摹肮路h航”到“百舸爭流”,越來越多企業在不確定中主動“走出去”,探尋生存之道。會議中,怡和嘉業董事長莊志分享了公司出海的故事及經驗,并重點強調合規與專利的重要性;正海生物副總經理、研發總監張東剛則建議更多關注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政策變化、消費升級為中國醫療器械發展帶來的促進與機遇。
生物醫藥領域是資本“重拳出擊”的主戰場?!?022年,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44起、披露交易金額達到276億美元,相比2021年翻倍”。毅達資本合伙人孟曉英從投資機構視角,分析了藥品及醫療器械出海的趨勢,她認為,中國企業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全球萬億美元級別創新藥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大健康產業企業出海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值得深耕布局。
源禾資本業務合伙人馬超從核素藥物的角度切入,介紹了核藥產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態勢、一二級市場情況以及國內外核藥產業鏈的差距。他表示,歐美發達國家核藥領域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相對成熟,國內核藥雖仍處于起步階段,但目前正在迎來政策驅動和需求驅動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
當天下午,與會企業家在醫療器械出海和生物醫藥出海兩個專題研討會上,深入交流發言,激蕩思想,共謀發展。